当前位置: 首页>理财>正文

滞后指标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滞后指标通常情况下在总体经济活动发生变化后的6个月到达顶峰和谷底。这种指标在经济活动的信息反馈的时候是滞后的,它并不会和经济运行同步,通俗来说宏观控制就是“马后炮”,有一些时候甚至有副作用,然后会导致和加强经济运行轨迹的摇摆。简单而言,滞后指标通常情况下都是落后于同步指标的,它可以作为一个反应国民经济过剩和失衡的指标。通过滞后指标的观察和分析,能够对先行指标的预警进行验证,这样就能够让先行指标的预警更为精确,然后更加有效地进行宏观调节。下列是几种主要的滞后指标:失业率、银行短期商业贷款利率、工商业未偿还贷款、制造业和商业存货账面价值、工商业逾期未偿还的贷款数、工商业拖欠贷款的平均周期、商业库存增加额、投资效益及投资回收期变化、物价总水平及消费品价格指数、积累率指标及变化幅度、财政赤字等


版权声明

1本文地址:滞后指标的工作原理是什么?转载请注明出处。
2本站内容除三伴财经签约编辑原创以外,部分来源网络由互联网用户自发投稿仅供学习参考。
3文章观点仅代表原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并不完全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部分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服务用户,如信息标记有误请联系管理员。
5 本站一律禁止以任何方式发布或转载任何违法违规的相关信息,如发现本站上有涉嫌侵权/违规及任何不妥的内容,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 申诉反馈,经核实立即修正或删除。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部分内容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