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积金缴纳基数的确定方式如下:
1、公积金缴费基数是指在个人有工作的情况下,工作第一年的基本工资为个人缴费基数,后续基数为上一年度缴费总额的平均值。对没有工作的,按照各地最低津贴标准发放;
2、存款基数按当地相关文件执行,各地存款比例不同。按照国家规定,存款比例不高于12%,不低于8%;
3、因此,职工住房公积金每月缴存基数等于职工上一年的工资总额除以12。根据《工资总额构成规定》,工资总额是指单位在一定期限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体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工资总额按照直接支付给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计算;
4、工资总额由以下六部分组成:
(1)计时工资;
(2)计件工资;
(3)奖金;
(4)津贴和补贴;
(5)加班加班工资;
(6)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5、办理担保手续:到房产抵押登记部分办理房产抵押手续;
6、贷款发放:抵押结束,银行收到他项权利证明,将贷款资金发放至借款人的账户。
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是什么意思?
公积金基数,通常被称为“公积金缴存基数”,具体是指职工本人在上一个会计年度的月平均工资,一般来说,公积金的缴存基数是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的,并且公积金的缴存基数需要大于该市内人力资源部门和社会保障部门公布的上一年度职工月最低工资标准。